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China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联系热线:010-64693287 / 010-64693285

《蒸发冷却(凝)技术应用》专题交流会总结

  • 作者:
  • 中国暖通空调网
  • 发布时间:
  • 2014-11-06

时    间:2014年10月29日8:30-12:00
主持人: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系主任   由世俊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国家空调设备质检中心教授级高工   曹阳(原为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 黄翔)
地    点:天津香格里拉酒店一层琥珀厅


      10月29日,《蒸发冷却(凝)技术应用》专题交流会在第十九届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上召开,有约130人参会, 8位代表做了精彩发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国家空调设备质检中心教授级高工曹阳主要介绍了我国水蒸发冷却空调制冷技术的标准化现状,对已颁布的产品标准和工程标准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包括工程实例在内。产品标准包括有“整机设备”和“部件和装置”标准,工程标准包括有基础标准、专项规程、技术措施、评价标准四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西安工程大学等16家单位起草的《水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西安工程大学等11家单位完成的《蒸发冷却制冷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朱冬生对非饱和蒸发冷凝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改变换热管形,改变两侧流体过流断面和流动状态提高冷凝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和工程应用研究。采用高效强化传热SP元件提高传热效率:降低换热器体积和容量。并对水冷设备、空冷器、普通蒸发式冷却设备及新一代管内非饱和蒸发冷凝设备进行了比较。
      广州大学于汝娴分析对不同室外设计气象温度与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适用性。参照国内外不同标准,通过对不同室外设计计算参数选举方案的实际效果讨论,对典型城市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直接蒸发冷却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上海理工大学王瑾对蒸发冷却技术应用气候分区及蒸发冷却室内排风热回收进行了研究。在所选取的我国35个典型城市中,进行了区域划分,并提出各区域适合类型的蒸发冷却技术。同时得出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对蒸发冷却的影响远大于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对蒸发冷却的影响,相对湿度降低,蒸发冷却效果越好。当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低于16℃。采用直接蒸发冷却即可满足空调送风要求。
      清华大学谢晓云将蒸发冷却按照不同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制取冷风和制取水型,另一种内冷型和外冷型。对不同的蒸发冷却形式的原理和空气处理过程进行了讲解。选择(1)内冷型(二次风为室外风)、(2)内冷型(二次风为一次出风的一部分)、(3)外冷型(冷却塔+表冷器)、(4)喷淋塔进风为表冷器出风一部分这四种方式的送风极限温度和排出显热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四个实际案例的实测性能结果进行了分析。
      广东省制冷学会的李志明主要从“常规性能比较”“极限工况比较”、“装机容量比较”、“稳定、可靠性比较”四个方面对蒸发冷却式热泵和风冷热泵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制冷工况下,蒸发冷却式机组比风冷机组节能35%;在实际极限工况下,蒸发冷却时机组冷量衰减约7%,风冷机组冷量衰减约17.5%;同等应用要求下,同装机容量小约14%;同等应用要求下,节约配电功率43%;运行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西安工程大学李鑫主要针对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干燥地区地铁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国外地铁采用直接蒸发冷却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直接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机组用不锈钢填料的性能,同时对相关结构设置提出建议,机组应设置有导流格栅和不锈钢挡水板,布水形式采用三维布水。
      西安工程大学刘佳莉对蒸发式冷风扇、蒸发式空调器存在的降温极限为湿球温度和送风温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复合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它降温极限为露点温度,送风温度得到一定控制。并在同一房间对这款空调和传统分体式空调进行实际效果的对比,计算出了我国不同城市应用该空调对应的送风温度、排风温度、额定制冷量、额定蒸发量和适用面积。

      总结
      蒸发冷却(凝)技术应用专题交流会为各位专家学者带来了最新的蒸发冷却(凝)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大家重点关注蒸发冷却水质、新风过滤及使用寿命等问题;对于蒸发冷却技术怎样达到空气露点温度,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关键在于系统形式的确定以及换热芯体的设计;相关学者对于蒸发冷却效率的实测值与理论分析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蒸发冷却(凝)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标准化及深入研究,希望行业同仁共同努力,推动这一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