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清洁供暖技术)》专题交流会总结

China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联系热线:010-64693287 / 010-64693285

《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清洁供暖技术)》专题交流会总结

  • 作者:
  • 发布时间:
  • 2018-11-07

时   间:2018年10月25日8:30-12:00
主持人:董重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黄世山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地   点:三门峡国际会展中心一层   砥柱厅


       2018年10月25日上午,《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清洁供暖技术)》专题交流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顺利召开。本次交流会为第21届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专题论坛之一,也是中国建筑学会6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第48场。大会以“清洁低碳 美好生活”为主题,包括院士大师、行业专家、科研院所以及设备生产企业等150余人出席参加。

       清华大学院士江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董建铠,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孔祥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徐昭炜,清华大学陈炜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张婉卿,以及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总监柳燕青和河南乾丰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工王文明,共同就当下清洁供暖技术及相关行业前沿学术思想、科技成果与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分别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江亿院士在《采暖末端应大流量小温差;还是小流量,大温差?》报告中,分享了针对大流量小温差、小流量大温差对建筑内各空间热均匀性的影响,大流量小温差是否会增加水泵耗电,大流量小温差时末端的调控方式,小流量大温差向大流量小温差的变换等问题的剖析。江亿院士认为楼内管网实行大流量小温差,有利于消除冷热不匀现象,末端采用占空比方式可以实现更好的调节效果;通过减小热力站规模,采用楼宇式换热站,有利于实现楼内的大流量、小温差;采用吸收式换热器,能够实现两侧流量比很大情况下的换热。

 

 

 

 

       柳燕青总监《海尔中央空调清洁能源供暖解决方案》       柳燕青总监在《海尔中央空调清洁能源供暖解决方案》报告中,分享了如何引领清洁能源供热,海尔清洁能源供暖解决方案,以及目前供热市场的一些应用案例和用户的收益。

 

 

 

 

       陈炜博士《增压型引射式热泵及其应用性能分析》       陈炜博士在《增压型引射式热泵及其应用性能分析》报告中,分享了一种新型的热水制备系统的技术方案,通过压缩机增压解决传统引射式制冷循环在大压比下性能极差,而无法用于热泵的问题。建立了系统的计算计算模型和建筑的负荷模型,对系统供暖季的运行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陈炜博士认为系统的制热量和能效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引射式热泵系统在最冷月的节能量最大,但节能率最低。

 

 

 

 

王文明高工在《全预混冷凝锅炉在分布式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王文明高工在《全预混冷凝锅炉在分布式供暖系统中的应用》报告中,分享了全预混低氮冷凝燃气锅炉、分布式集成供热系统的特点。认为智能分布式集成供热系统实行“就地控制、集中监控”,无室外管网,贴近负荷中心,可以减少供热管网初投资,缩短建设周期,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

 

 

 

 

       张婉卿博士在《供暖分集水器的流量分配均匀性与减阻优化》       张婉卿博士在《供暖分集水器的流量分配均匀性与减阻优化》报告中,分享了供暖用多分支并联管分水器为研究对象,选取分水器面积比、管间距、封头高度,以及入口雷诺数和分支管数五种重要的设计参数,探究其对流量分配均匀性与系统压降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分水器设计优化建议。张婉卿博士认为通过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研究,对于分水器内插入导流片对系统能耗的节能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无量纲化的内插导流片减阻优化设计方法,为供暖分水器的减阻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董建锴副教授在《直膨式空气源热泵墙面板供暖性能实验研究》       董建锴副教授在《直膨式空气源热泵墙面板供暖性能实验研究》报告中,分享了针对常规空气源热泵供暖中存在的热舒适性差的问题,结合辐射供暖具有较高热舒适性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和强制对流换热的新型供暖末端,优化了新型供暖末端结构,对其供热和除霜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的方法。董建锴副教授认为在额定制热工况下,系统COP趋于稳定在2.90~3.02之间,调节墙面板的送风量可以有效调节辐射换热和强制对流换热比例;系统除霜能效比达到2.88,除霜时间明显缩短,有效降低了除霜对室内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徐昭炜副研究员《北方农村清洁取暖的技术措施测评与实施建议》       徐昭炜副研究员在《北方农村清洁取暖的技术措施测评与实施建议》报告中,分享了对燃气壁挂炉、直接式、蓄热式电暖器、电热水锅炉、空气源热风机、热泵、地源热泵、燃气热泵、太阳能+电加热、太阳能+空气源多能互补系统等10种清洁取暖技术措施进行监测,分析评价其运行、能源消耗量和运行费用等指标,提出了北方清洁供暖7个方面实施建议。徐昭炜副研究员认为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应制定精细化政策,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是前提;提升围护结构性能,降低建筑热负荷是基础;因地制宜选取供暖技术,严控产品质量是核心落实“一户一设计”要求,做好选型匹配是关键;针对不同系统,确定最佳系统控制策略是难点;宣传与培训合理的使用习惯,引导用户行为节能是方向;科学准确评价效果,用数据说话是保障。

 

 

 

       孔祥飞副教授《相变蓄能墙板耦合太阳能供暖实验研究》       孔祥飞副教授在《相变蓄能墙板耦合太阳能供暖实验研究》报告中,分享了以25#石蜡为相变材料,膨胀珍珠岩为支撑材料,制备相变蓄能板材,并与建筑围护结构结合形成相变蓄能墙板,同时进行相变蓄能墙体与太阳能耦合实验,对相变蓄能墙体的蓄、放热特性及与太阳能耦合供暖的效果进行研究的理论。孔祥飞副教授认为相变房间的峰值温度比参照房间低4.8℃,相变板材能够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幅度;相变房间太阳能利用率大于参照房间。该研究为相变蓄能材料与可在生能源的联合使用提供依据和方法。
      

 

 

 

       本次专题交流会选题关注专业热点,其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富有创新。对清洁供暖将起到积极作用,对供暖设计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性,达到了很好的专题研讨效果和目的。

学术年会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06 12:36:45